在楼市调控、低迷局势之下,很多开发商都在驻足反思。而身为中邦置业集团董事长的卫平却并未如此,做足球、搞艺术、做地产,看似不搭边界的三个行业,他却把跨界玩得风生水起。足球从男足跨界到了女足,艺术从画展跨界到了音乐会;地产方面,中邦正在从上海大本营出发,向二三四线城市“拓荒”,向西南、珠三角进发。而在生活方面,卫平正在完成“足球、艺术、建筑”三者融合的跨界新生活方式。
要在文化地产领域扛旗
足球、艺术与地产,是中邦集团的三个标志,也是中邦置业当家人卫平手里的三张王牌。在这三个看似并不搭界的行业中,卫平却为中邦找到了另一条发展的线路:在文化地产方面独树一帜。
“我一直坚信和坚持,中邦不一定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领头羊,但一定要成为文化地产中的旗帜。”卫平一谈到文化地产,便神采飞扬:“这点我们通过5年、10年的努力已经做到,中邦在文化地产领域中做得有声有色的,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和称赞,这是我们比较欣慰的。”
据了解,从上海联洋社区到后来的中邦城市系列、艺术酒店、公共美术机构,10多年来,中邦始终坚持着文化地产的方向,并积极进行文化跨界尝试,并同时致力艺术、红酒、足球等文化地产。
用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,这是卫平对于文化地产最深的理解。“我们希望在珠海能够开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。”
谈及中邦地产在文化领域的资源,卫平如数家珍,“凡是有幼儿园的项目,我们和刘诗昆签了战略协议,由他来办音乐幼儿园或者音乐特色班。我们现在建立了中邦特莱士红酒艺术会所,还有中邦健身中心,把日常的养生健生修养收藏结合在一起,成为一种固定化的生活方式模式,成为业主生活的一部分。”
突然,卫平拿起手机,从中翻出一张照片,并把他放到记者面前。“上周我们公司在上海办了一场音乐会,范晓萱来当嘉宾,晚上庆功宴的时候,我女儿、我太太去和她拍了一张合影,虽然她当时还有点羞涩,但体验感是很强烈的。我希望我女儿体验到的东西,社区未来的业主也能体验到。”
在聊过了足球和艺术的话题之后,卫平主动把话题延伸到了房地产业务和公司发展的话题上来。
近段时间,万科、龙湖等房企开始了新一轮土地储备大戏。对此,卫平表示,当前的市场形势对于开发商来说并不容乐观,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机会。“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买房的机会,对于开发商来说也是买地的机会。”卫平笑着说。
据了解,中邦在全国的战略布局已经完全展开,目前在上海、无锡、昆山、启东、丽江、珠海、南通、重庆等地有项目开发或者土地储备。其中,重庆的项目就是在今年5月份拿下来的,最近在上海市中心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了一个新的项目,同时接着还会在广西桂林和珠海新增两个项目。
虽然这个时候土地的价格比较低,但是对于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要求却非常高。当记者问及中邦目前的资金链的时候,卫平坦言,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,资金不紧张是不现实的,“但是我们不仅活着,而且还一直都在拓展。 ”
记者了解到,中邦集团自2006年就开始筹划上市事宜,先后考虑过香港红筹上市、国内IPO等方案。2008年,中邦曾经和鑫新股份控股股东达成战略协议,拟通过借壳上市。可惜的是,因为对方资产关系处理复杂导致未能上市。
“上市我们前几年努力过,但是我现在已经放弃了这个想法。”卫平告诉记者,中国楼市像股市一样,是一个政策性的市场,大起大落的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并不理想。“上市并不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目标。”
记者印象
玩转跨界 敢想敢做敢拼
标志性的光头,充满激情的话语,无论谈论的话题是足球还是艺术,或者是房地产,卫平都是侃侃道来。
这一次是我与卫平的第一次对话,整个过程中,卫平“敢说”的精神让我感到颇为吃惊。首先,他对于自己的项目了如指掌。采访过那么多的房地产公司老板,很多时候,关于项目具体的东西,老板们往往都是“不屑一顾”。
由于惯性思维,本以为远在上海遥控指挥项目的卫平,对于珠海本土市场并不太熟悉,所以还准备了一些关于项目的问题,想让项目的负责人“表现一下”。然而,在采访过程中,卫平却一人全部包揽。
在谈及中邦城市美墅项目的具体数据,如项目的规模,样板房的装修,以及近半年项目的价格调整变化,甚至连接下来项目营销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些营销卖点,他都能娓娓道来。
在采访结尾,我还试探性地问了一些关于市场的敏感话题,如限购令、房产税等,本以为这一类话题他会有所避讳。但是,没有想到他却给予了直面的回答。
“政府调控过程中的决策并不成功”、“房产税对于房价的影响有限”、“目前房产税的差别化还不够”,如此直率的回答让我感到十分意外。
或许这就是大部分运动员身上所具备的“直率”性格,在竞技体育运动中,需要的就是这种敢想敢做敢拼的精神。
高端面对面
建筑是骨架,艺术和足球是血肉
南都:中邦目前涉足的行业很多,主要以足球、艺术和地产为主,在这三个业务中,您更喜欢哪个行业?
卫平:呵呵,蛮多记者都问过我这个问题,他们都觉得我(的外形)像搞艺术的,但是在跟人沟通的过程中,很多人又觉得我是搞房地产的。其实我自己都搞过房子的装修,我结婚的房子就是我自己装修的,我对建筑的细节会很关注,因为我知道是什么情况。当然,艺术和足球都是我喜欢的东西,建筑才是我的本行。
南都:这么说,在足球投资人、艺术家和开发商三个角色中,你给自己的定位是开发商?
卫平:我的角色其实一直都在变。
南都:一直在变?有规律吗?
卫平:是的,今天我跟南都签约,在你们面前,我的身份肯定是开发商。但是星期天,我们在上海有个画展,那个时候人家就会觉得我是一个艺术方面积极的参与者。到时候,会有一批文艺的记者出现在画展,在他们眼中,我就是一个搞艺术的。我每个周末要去看球,身边是一批体育记者,那个时候我的角色就是足球的投资人。
南都: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既玩地产,又玩足球,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?
卫平:你刚才用的一个字,叫“玩”。确实,我以前是在玩足球,从1998年上海浦东队开始就投资足球,那么当初的情形,我觉得用这个字非常恰当,当时就是“玩”,我觉得足球更多带有一些广告效应,短期能够吸引眼球。但是随着这几年足球行业的反反复复,以及我个人在这个行业的进进出出,我觉得我现在是在享受足球。如果现在再去玩足球,我就觉得会急功近利一点。我个人对于中邦足球的规划,是希望能够在资源整合后,成为第一家足球上市的企业。
南都:在足球和艺术行业,你都是完全地投入,你觉得它们为你的地产开发带来了什么?
卫平:建筑只是一个骨架,艺术和足球就是血和肉。足球给我们团队带来的是一种精神,一种激情。艺术和足球,恰恰是我们给业主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方式。这三个东西是不可分的。
南都:为什么会想到用足球和艺术来为建筑提供生活?
卫平:我是学文科的,喜欢文化的东西,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圈子和资源。如果是单纯地做房产或足球,我会觉得很没意思;如果要成为一个艺术家,又不太可能。我希望把足球的激情、艺术的修养和房产的市场谋划结合在一起。